

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(記者胡長幸 馬清妮 通訊員康鵬 陳義亮 宋曉芳 實習生謝家興 王思雨)7月22日,光谷九峰一路北側的10畝向日葵花?;馃峋`放,不少市民錯峰前來觀賞打卡?;êE?,炎炎烈日下,一群小學生頭戴草帽、腳穿套鞋,割稻、脫粒、揚谷……正在水田里體驗“豐收”的喜悅。
陽光下,一米多高的金黃向日葵“花盤”與綠色的枝葉相映生輝,形成一片金色花海。工人穿梭其間,澆水養護。占地10畝的花海內向日葵長勢茂盛,每株高約1.5米,橙色花盤朝向太陽燦爛綻放。
通訊員康鵬攝
“花海整體造型設計提取牡丹花的形態,俯瞰整個向日葵花海,猶如一朵盛開的牡丹。”在現場忙碌的光谷建設公司員工張書暢說,常規向日葵花海采用撒種種植,因地勢及土壤水分等細微差別,各秧苗的植株高度、開花時間會有差異。該園區的每株向日葵經15天統一育苗后在此定植,確保每株高度相近,形成“同頻盛放”的景觀效果。
向日葵花海一側,是一塊占地約1.5畝的水稻田。
來自華師一附中光谷湯遜湖學校的小學生們,在此開展勞動實踐研學活動。今年4月底,他們在這片約1.5畝的水田里插下秧苗。2個半月時間里,小小秧苗已結穗收獲。
“今天,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,背后都是辛苦的勞動,值得我們珍惜。”現場,四年級小姑娘彭妙涵表示。
小學生頂烈日割稻子 通訊員供圖
收割結束后,孩子們一人領到一小袋谷子。他們的收獲,不僅僅是這些。“過幾天,我們還將組織孩子們到大米加工廠去,看看谷子是怎么變成白花花的大米。希望通過勞動、出汗,讓他們了解糧食的寶貴,勞動的意義,幫助他們健康成長。”學校老師朱暢介紹。
現場工作人員說,如今盛放的花海,曾是一片荒地。在高新區園林部門的指導下,光谷建設公司利用原始地貌,特別“開辟”了此片稻田,引入農耕文化的公益活動。
鏈接:楚天都市報頭版:體驗豐收的開心與辛勞 小學生烈日下收割金燦燦的水稻